共享e傘3個月遺失30萬支傘 共享雨傘概念恐難落實
共享經(jīng)濟目前在全球均愈來愈熱門,甚至有提供雨傘租借的共享雨傘新創(chuàng)企業(yè)成立,這家公司名為「共享e傘」的新創(chuàng)企業(yè)自4月推出雨傘共享租借服務(wù)以來,雖然設(shè)有押金及租金制度,但由于一把雨傘只要記得一次共享e傘提供的密碼后,就可無償以該密碼持續(xù)使用,因此不少民眾將其租借的雨傘用完后直接帶回家,導(dǎo)致此共享美意變成了「獨享」,共享e傘初期借出的30萬支雨傘如今幾乎已不見蹤跡。
根據(jù)CNBC等媒體報導(dǎo),共享e傘在上海、廣州、南昌及東莞等12個城市推出共享雨傘計劃,每個城市約放置3萬把雨傘供租借,投資金額為人民幣1,000萬元(約147萬美元),民眾只要透過共享e傘的應(yīng)用程序(App)支付該把雨傘人民幣19元押金以及相關(guān)費用,就能取得共享e傘提供的解鎖密碼并借走一把雨傘,借走后使用每30分鐘必須再額外支付人民幣0.5元,共享e傘并將這30萬把雨傘放在地鐵站及公車站等人潮匯聚地點供借用。
不過提供租借后最快1天、最長約半個月,共享e傘在12個城市借出的共享雨傘如今幾乎一傘難尋,外界分析,這一方面與共享e傘顯然未提供民眾當(dāng)借用完該雨傘后,應(yīng)如何歸還該雨傘的足夠信息有關(guān),另一方面則與雨傘成本低,民眾有付了押金等于買下這把雨傘的心理,加上取得的密碼可重復(fù)使用,因此才將租借的雨傘帶回家。
這與共享e傘的每把雨傘生產(chǎn)成本有關(guān),據(jù)稱共享e傘1把雨傘造價從約人民幣90元控制到只剩約人民幣60元,但有網(wǎng)友估算共享e傘1把雨傘實際上生產(chǎn)成本不到人民幣10元,因此民眾付給共享e傘人民幣19元的租借押金,即使該雨傘被民眾拿回家私藏,但共享e傘仍可藉此獲利,只不過如此就失去了雨傘共享的美意與初衷,畢竟共享雨傘概念的初衷是為了解決下雨天民眾在外臨時沒有雨傘可撐得問題,而不是為了販賣雨傘。
外界分析,如果因雨傘共享管理制度不夠成熟,導(dǎo)致借出的雨傘變成一次性租借的雨傘、有借沒還,這樣的共享商業(yè)模式等于瀕臨瓦解,但這也顯示低成本且沒有特定歸還、放置地點的物品,要實行共享模式可能有其無法落實的問題。對此共享e傘創(chuàng)辦人趙書平表示,雨傘與腳踏車不同,腳踏車能停放在任何地點,但雨傘必須有欄桿或柵欄才能放置。
另外,相較于租借腳踏車、房間等的投資規(guī)模,共享雨傘投資的金額不高,雨傘這類低成本商品若沒有設(shè)計出良好的未歸還強制繳費制度,就會造成民眾借了不還的問題。
但對于30萬把雨傘幾乎被借光無還的情況,趙書平指出,這就是該公司想要的結(jié)果,當(dāng)初出借雨傘的初衷就是為了要藏傘于民,主張讓市民把傘帶回家。外界分析,會如此的原因可能與每把傘生產(chǎn)成本不高有關(guān),趙書平甚至表示,在最早提供租借的廣州、深圳及福州均已開始獲利。
編輯:admin 最后修改時間:2018-01-05